1月4日,IDC&釘釘聯合發布《2024 AIGC應用層十大趨勢白皮書》(以下簡稱《白皮書》),白皮書指出,應用層創新、AI Agent(智能體)、專屬模型、超級入口、多模態、AI原生應用、AIGC逐步普惠化等將成為2024年AIGC應用趨勢關鍵詞。
2023年以來,AIGC所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(AGI)技術引發全球范圍內的持續激蕩。AIGC在短時間里經歷了三波進步浪潮:第一波是以GPT為代表的大模型涌現,形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(GenAI)發展的重要基礎。第二波是應用層的快速創新,以生產力場景為最佳承載,使智能化從Chat向Work轉化。第三波則是深度業務場景的應用,打通業務數字化全流程,服務實體經濟。
數字化、智能化是加快發展新型工業化的鮮明特征。如何抓住人工智能這個關鍵變量,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,推進人工智能全方位、深層次賦能新型工業化,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各方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。AIGC走向普惠,將大幅降低智能化門檻,極大助力企業降本增效。
然而,這個過程并非一蹴而就。
大模型將趨向通用化與專用化并行
近年來,通用人工智能發展迅猛,這與AI大模型(基礎模型)快速發展密不可分。由于具備通用、可規模化復制等諸多優勢,大模型成為產業焦點。
ChatGPT與AIGC(AI-Generated Content)均為大模型的應用場景之一。AIGC即人工智能生成內容,可以分為生成文本、生成圖像、生成視頻等應用場景。“百模大戰”甚至“千模大戰”,將AIGC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,讓AI普惠成為可能。
AIGC如何打造低門檻普惠的智慧工具和解決方案,探索應用創新,關鍵在大模型,或者在行業大模型。
由于行業大模型針對特定行業的場景和問題進行優化,能夠提供更精準、高效的解決方案。因此,通用大模型的長期價值將通過行業應用實現,而應用場景是關鍵。在垂直行業中尋找大模型應用的價值點成為企業破局B端市場的關鍵。
《白皮書》認為,B端客戶面向AI新技術的付費意愿、流程成熟度、價值收益、市場就緒度等都更為理想。考慮到當前大模型的投入成本以及預期收費標準,AIGC能夠為B端企業客戶帶來的直觀的降本增效成果,并有望以此為基礎獲得更多超預期的價值收益。
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《白皮書》中指出,一般而言基礎大模型很難直接落地于垂直行業。雖然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入“人工智能大模型時代”,但目前已有的基礎大模型還很難直接應用于工業領域。不過,這并不意味所有企業都需要自己開發大模型。
鄔賀銓認為,健康的產業生態應該是,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行業特點和專業知識,與基礎大模型合作,將特定場景的專業數據加入基礎大模型進行再訓練和微調,研發出可嵌入MaaS和PaaS的適合企業自身的行業大模型、專屬大模型或場景大模型。這樣既能避免開發大模型所需要的大量投入和人才,又能充分利用大模型的通用能力,并且實現自己個性化的需求。
《白皮書》則認為,未來大模型的發展將趨向通用化與專用化并行。企業對于大模型的需求不僅僅是實現通識,更需要其成為特定領域的“最強大腦”。專屬大模型將加速企業數據價值的釋放,提高數據和知識的利用率,并使決策更加高效和精準。IDC的調研顯示,目前有60%的企業使用大模型的公開版本,但2年后會迅速降至17%,而更多的企業會將AI應用建立在私有、專屬模型基礎上。專屬大模型將成為未來的熱點目標,企業也需要持續建設自己的人才隊伍。
相關統計顯示,當前,大模型已廣泛應用于能源、金融、教育、醫療、交通、政務等領域,主要應用場景聚焦數據分析、客服、營銷、辦公等場景。這是未來AIGC應用層創新的“黑土地”。
在toC端,打造更通用的大模型產品也擁有著更大的市場競爭力。1月9日,在釘釘7.5產品發布會上,釘釘總裁葉軍宣布,釘釘與微軟中國達成產品級合作。雙方將在產品創新與商業發展等領域深入合作。此次合作對釘釘而言,將為用戶提供文檔協同的更豐富選擇。對微軟而言,此舉有利于繼續拓展和深耕中國市場,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客戶提升生產力。
無可厚非,基于大模型探索通用化與專用化并行的產品組合,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,也將擁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。
應用層創新成為2024 AIGC產業發展確定方向
從歷史上看,一項新技術能否獲得成功的規模化實踐,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在解決實際行業問題時的價值潛力,以及在改變行業發展態勢的過程中能否構建出商業價值上的閉環。
AI與云計算發展有著“異曲同工”之處。在演變的過程中,各家企業和機構會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,走向細分市場,將重心放在應用層的創新實踐上來。對于一大批AI技術實踐的創新型企業來說,找準落地場景是發揮AIGC實踐價值的重要前提。
《白皮書》指出,應用層創新成為2024 AIGC產業發展確定方向。到2024年,數字經濟的發展將在全球范圍內孕育出超過5億個新應用,相當于過去40年間出現的應用數量的總和。
大模型一方面通過日漸活躍的應用創新體系顯現出巨大的業務價值,同時也能夠顯著提升應用軟件自身的開發和部署效率,提升已部署應用的準確度。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,隨著大模型基礎服務的日漸普及,行業用戶將加速構建和部署定制化的 AI 應用,實現AIGC技術的多點開花。
據悉,目前AIGC技術已經在政務、金融、企業辦公、文化創意、生產管理等多個領域中挖掘出強需求場景。在持續強化大模型通用智能能力的基礎上,AIGC也產生了與更多實際場景深度融合的預期。
《白皮書》指出,新一波AI浪潮的紅利,有望最先出現在與企業運行密切相關的顯性業務中,以設計、開發、生產、運營和辦公為代表的場景化應用最為典型。據分析,到2025年,35%的企業將掌握使用GenAI來開發數字產品和服務的方法,從而實現比競爭對手高出一倍的收入增長。
事實上,AIGC的發展,帶來的是數據跨域流動和流量入口的重新分配,APP時代形成的數據孤島有望連通,數據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將發揮更基礎性的作用。清華大學互聯網治理研究中心主任、伏羲智庫創始人李曉東教授指出,在發揮人工智能作用提升生產力和商業效率的同時,也要注意關注人工智能潛在的安全風險。
葉軍認為,隨著AIGC浪潮進入生產力和應用場景,AI Agent成為當下最佳AI應用入口,釘釘的目標是成為低門檻、高頻和開放的AI助理平臺。未來三年,將有1000萬個AI助理在釘釘上產生。
AIGC普惠化加速,釘釘助力低門檻智能化
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,改變了什么?
阿里研究院副院長、阿里云智能集團副總裁安筱鵬表示,AI重新定義組織形態。首先,AI正在重新定義“員工”,AI這個“員工”的到來,會跟人不斷交互、協作,我們的思維方式也會被AI所影響,AI技術和人會實現雙向馴化。同時,AI促使組織重新定義員工和企業的邊界。AI會讓某些領域減少一些崗位,同時會留下一批具有創造力、想象力和批判精神的人。我們看到AI已經在一個組織里發揮協同作用,比如釘釘的數字員工。
AIGC作為一條為用戶、企業、社會帶來切實價值的AI規模化落地路徑,將在與企業/個人業務的深度融合過程中掀起一場應用的“AI革命”,并帶來從應用產品形態、開發模式到價值理念的一系列全新變化。
《白皮書》認為,隨著AIGC技術的不斷普及,將會出現更多的創新商業模式和崗位缺口,如數據采集、數據標注、定制化模型開發。同時,AIGC產品與生態的發展也將推動AI變得更加普惠,降低個體創作者和開發者的商業化門檻,使更多的人能夠積極參與到AI時代的變革中。
IDC預測,到2024年33%的G2000企業將利用創新商業模式,使AIGC的貨幣化潛力翻番。各行業領域的服務體驗將持續提升,商業試錯的成本不斷降低,企業的多樣化服務將豐富,AIGC相關的商業模式也將獲得持續創新。
作為中國用戶規模最大的辦公平臺,釘釘不僅在企業內部推動了人機協同、智能決策等先進工作模式的實施,更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易于使用、功能強大的AI PaaS工具和服務。經過多年實踐,釘釘在通過積極推動AI普惠化,讓個人用戶、員工、企業享受更低門檻、普惠的智能化服務。
2023年4月,釘釘宣布接入通義千問大模型,開啟全面智能化戰略。2023年8月,釘釘將智能化底座(AI PaaS)開放給生態伙伴和客戶,用大模型幫助生態把產品重新做一遍。1月9日,在釘釘7.5產品發布會上,釘釘正式發布了基于70萬家企業需求共創的AI助理產品,推動AI的使用門檻進一步降低,讓人人都能創造AI助理。葉軍宣布,截止到2023年年末,釘釘用戶數達7億,企業組織數達2500萬,軟件付費企業數達12萬。
據悉,首批與釘釘共創的六家生態伙伴(有成CRM、易鯨云、i人事、酷學院、經營大腦winplan),已將基于AI PaaS開發的“數字員工”和智能化應用上架到釘釘智能應用市場。從推出智能化辦公方案「AI魔法棒」,到17條產品線完成智能化再造,到成為阿里四個戰略級創新業務,釘釘有望成為最好的AI智能助理平臺。
艾為電子引入釘釘AI解決方案,成功解決了5大類、幾十個子類、幾千個產品SKU、數萬種參數的專業化客服困境。在引入AIGC的過程中,雙方共同沉淀出文檔知識切片的策略經驗,并逐步打造了召回、相鏈等能力。通過AI方案把一些復雜的邏輯和技術應用進行內部處理,艾為電子不需要去做完整的提示詞工程,也能夠高效滿足的問答場景需求,推動客服體驗持續提升。
鐵騎力士與釘釘進行合作共創,利用智能化技術處理外部客戶的海量、復雜知識咨詢和內部業務系統的使用培訓需求。釘釘的Chat AI解決方案團隊、AI PaaS產品團隊與企業協同完成了內容切片、策略調整和綜合集成等大量工程工作,讓AI的問答結果成為標準化服務流程的一部分,在保證高效性和準確度的同時,全面緩解了后臺支持人員的工作強度和壓力。
正如葉軍所言,釘釘誕生以來一直在做一件事,就是不斷降低中國企業數字化的門檻。今天,釘釘希望每一個人、每一家企業都能低門檻地創造AI超級助理,推動智能化普惠。
不可否認,2024年將會是AI產品的爆發年,新時代下,越來越多的創新將會涌現。AI會像水電煤一樣走向普惠,不僅推動著產業的轉型升級,也將重新定義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。(耿鵬飛)